联系热线:0724-4933008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

新闻动态

让身体气血也“小满”!

医院动态 2025-06-03

图片

XIAO MAN

图片

图片

小 满节气到

意味着天气开始逐渐炎热

雨水增多、湿气加重

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

体内湿气增加,情绪容易烦躁

此时,抓住养生时机尤为重要

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提醒大家

小满养生

“2防”“3宜”“4不做”

让身体气血也达到“小满”


图片

小满养生有“2防”



1.防心火

中医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炎热,容易心火上炎,使人出现心情烦躁、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原本体质偏热,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就更容易在夏季出现心火上炎的症状。
口舌生疮、有湿热的人(舌苔腻、大便粘腻、口苦)可以选择食用薏米,生薏米清热作用更好,炒薏米的温性更强一些,脾胃弱可以喝薏米汤。

2.防暑气
天气越来越炎热,外出、高温作业等都容易发生中暑,引发头晕头昏、胸闷气短、疲惫乏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
所以太阳暴晒的时候,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图片

小满养生有“3宜”



1.宜食苦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中医认为苦味的菜“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可以帮助泻火解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
“小满时节苦菜秀”,小满苦菜当令,适量吃些具有清热、通便、开胃的苦味蔬菜,比如苦菜、苦瓜、莴笋,可以减少身体水分消耗。

2.宜补水
小满开始,人体水分消耗增多,人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单纯靠喝水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因此要选择多元的补水方法。如可吃西瓜、杨梅、樱桃等应季果蔬,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补充微量元素。
3.宜祛湿
小满是“湿”的开始。此时,湿气打入人体内部“潜伏”,等到暑热正盛时,暑、湿内外呼应,引发各种疾病,如脚气、水肿等。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就能祛除多余的湿气。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红小豆、丝瓜、白扁豆等,减轻肠胃负担。


祛湿按“四穴”

祛湿,可选用丰隆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承山穴四穴,用拇指或按摩棒按揉,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长期坚持,可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1.丰隆穴:
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图片

2.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顺着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块突起的骨头,它是胫骨。顺着胫骨的下方和内侧向上摸,会摸到一个胫骨拐弯并且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

图片

3.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图片

4.承山穴:
稍稍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图片



图片

小满养生有“4不做”


1.不乱穿衣



此时气候还不稳定,时冷时热,故小满时节忌乱穿衣。热时不能太捂着,冷时不能太冻着,要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这样人体抵抗力才不会削弱。

2.不吃隔夜生冷食物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湿度大,给细菌、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隔夜食物易变质,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造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疾病。瓜果应洗净,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杂,否则易伤胃肠。

3.不过食辛辣油腻



小满是阳气升发的时节,一些高血压、胆囊炎、精神类疾病等慢性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加重,所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别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腻、生湿的食物。

4.不贪睡迟起



小满时节昼长夜短,天早早就亮了,人们应见亮就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但也不应该晚过11点。睡子午觉是所有季节都应遵循的规则,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


图片

中医康复科

图片

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是该院特色科室之一。现有10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康复治疗师和护士。科室开展有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火罐、刮痧、中药封包等中医传统治疗项目及小针刀、硬膜外注射等特色疗法,拥有超短波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科室始终坚持“中医辩证,西医辩病”,强调中西医相结合为特色,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关节炎、痛风、腱鞘炎、中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相关疾病。

预约治疗热线:0724--4898055



图片



图片


编辑|宣传科

审核|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