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这个常见病,中医要比西医更有办法
医院动态 2023-06-16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腹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吃坏东西了会腹痛,阑尾炎、肠套叠也会腹痛,餐后剧烈运动引起肠痉挛也会腹痛。
对于一个腹痛时不时就要发作的儿童,儿科医生往往会建议进行腹部B超检查,可能大部分B超报告单提示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有些家长就被这个结果吓到了。淋巴结都肿大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很严重,是不是必须吃抗生素消炎止痛?
临床上,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孩子非常多,按照中医儿科经验,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脾胃虚寒的,只是有些孩子症状很轻,家长不懂也没当回事。肠系膜淋巴结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既然有家长问到是否一定要使用抗生素进行西医疗法,那我们还是必要了解和学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用中医治疗更具有优势!

01
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通俗易懂地讲,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以参照我们买猪大肠的时候,大肠和小肠边上都附有一层白色的网状的东西,有地方叫“花油”,这层东西就是肠系膜,上面有很多白色的小疙瘩,就是淋巴结。淋巴结肿大了,变成淋巴结炎,孩子就会痛。

02
肠系膜淋巴结炎如何治疗?
西医认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需治疗,当合并淋巴结炎时可以考虑治疗。治疗方式,多是保守治疗和对症处理。比如,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可能会主张使用一些抗生素。但是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这个问题不太需要治疗,在家保守处理就可以了。
无需治疗,可是很多小朋友老是肚子疼怎么办呢?来看看下一条!!
中医治疗这个病可谓是优势病种。中医认为小儿脏腑筋骨柔弱,脾常不足,若护理不当,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瓜果,寒邪凝滞中焦,寒凝气滞,气血不畅,经络不通而发生腹痛。腹痛原因以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为多见。
(1)中药穴位贴敷:辨证选穴。治疗时,将中药与其他介质调和成膏,贴于特定穴位,可有调畅气机、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2)小儿推拿:推拿能干扰疼痛,通过舒缓情绪来达到镇痛的目的,小儿推拿在临床中易被患儿接受,且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中医儿科利用推拿手法点揉、按揉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和大肠俞、摩腹、捏脊等取得满意疗效。

(3)艾灸温中止痛:灸法有温热作用,常用蒜、盐、附子、中药膏剂等作为介质,将艾灸作用于神阙穴、足三里穴进行治疗,达到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消食导滞、通调腑气而治愈疾病的目的。
03
还有没有其他疾病会引起
宝宝肚子痛呢?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其实除了此病以外,许多消化道疾病都可导致腹痛,如急性胃肠炎、肠痉挛、肠套叠、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等,因此遇到宝宝肚子疼时,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沉着冷静,带着宝贝们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由儿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千万不要大意喔!
04
肠系膜淋巴结炎如何食疗?
孩子患肠系膜淋巴结炎,说到底就是“吃太多”了。家长日常一定要避免的几个事情,我要郑重提醒:
孩子不吃不要理他,不要觉得孩子吃的少,害怕孩子没营养。消化吸收不了,再好的东西吃进去也没用。吃了淤堵在体内,会造成各种疾病。
05
总 结

儿
科
门
诊
简
介

儿科门诊常年开展0—14岁以下儿童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如:小儿肺炎、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肠炎、急性胃肠炎合并中重度脱水、脓毒血症等疾病的诊治。对急危重症患儿能给予快速、及时、正确、有效的诊断和抢救,同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性早熟、抽动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慢性咳嗽等。
开展的儿科中医适宜技术,包括:小儿推拿、捏脊、穴位贴敷、药浴、挑治等技术,在治疗肺炎咳喘、小儿高热、鼻炎、腺样体增生、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编辑:宣传科
审核:儿科门诊

地址:钟祥市阳春大街132号
电话:0724—4333120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关注钟祥妇幼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