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0724-4933008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新闻动态

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通知公告 2023-06-06

民以食为天,营养素是吃进去的;病从口入,许多病是吃出来的。我们应提倡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从而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像一座灯塔,为民众指明健康饮食的方向,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膳食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遴选8条基本准则,为2岁以上健康人群合理膳食必须遵循的原则。 
八条准则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图片

概括为“五个数字”:
1. 每天一杯牛奶,增加蛋白又补钙,还要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2.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
3. 每天吃3到4份高蛋白食物;鱼禽蛋畜肉平均每天120~200g。每周最好吃鱼2次。  
4. 是指的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5. 500克的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应占1/2。



特别提醒: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油炸类、腌制类食品 、烧烤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这些食物的加工方式可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产生致癌物质、含有大量防腐剂和盐分导致肝肾负担过重对健康不利,可致高血压,致癌。

少点这5类“吸油”的菜,吃了不仅容易变胖,“三高”也跟着来!

第一类:疏松多孔型蔬菜
代表:茄子、豆角。茄子本身很松软,含的水分又多,在炒制的过程中,水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蒸发,就会进入大量的油脂。像豆角,内部的孔洞较多,一般都是切断烹调,也容易进入大量的油脂。
第二类:淀粉类食物
代表:土豆、红薯、山药。这类蔬菜的淀粉含量是普通蔬菜的近5倍甚至更多,它们的热量并不低,若是用清水煮或蒸着吃,可以代替部分米、面等精制主食,对减肥是有帮助的。如果炒着吃,不难发现这类食物很容易粘锅,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添加很多油来避免此现象,这样也很容易成为高脂食物了。
烹饪建议:先将切好的土豆丝、藕片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等淀粉沉落到水里,再捞出来,控干净水分,这样炒就不容易粘锅了;也可以在倒油前,预先用生姜抹锅底,然后快速翻炒,也能减少粘锅的状况。
第三类:部分豆制品
代表:腐竹、油豆腐、油豆皮。一些豆制品是通过豆浆、豆腐等再加工制成的,多了几道手续,不但流失了较多的营养,还增加了不少脂肪。01、100克油豆皮=2碗米饭。02、100克豆泡=3碗米饭。是将豆腐切成小块后放在热油里面炸制而成,本身就吸收了不少油脂。03、100克腐竹=4碗米饭。腐竹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也不低。
第四类:仿荤素食
代表:素牛肉干、素羊腩、素肉松。随着素食爱好者越来越多,很多仿荤食物也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菇类仿荤食品,口感近似肉,很受一些素食朋友的喜欢。菌菇本身是很好的健康食物,但是做成仿荤菜以后,里面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不说,还可能加了高糖、高盐,吃多了只会越来越胖。上述的这些食材做的时候要注意少放油,吃的时候更要控制好量。
烹饪方法也是一道菜是否健康的关键,在家做菜还能自己掌控油量,在外就餐就没办法了。

图片

对于经常点外卖、在外应酬的人,要尽量少吃甚至避开下面几种“高能菜”:
1、水煮类水煮鱼、水煮肉片等是很受欢迎的川菜,麻辣浓重的口感,吃起来很爽。但这类菜又香又嫩的秘诀是油和淀粉——先把原材料用水淀粉上浆,炒一炒,加小料、高汤炖熟,捞出来之后再淋上热油。夹起的每一片肉、每一根菜上面,难免都附着有不少油脂,吃多了十分不健康。
2、干锅菜。干锅包菜、干锅花菜也是川菜的一种,味道麻辣鲜香,而它的大部分食材都需要“过油”。更不健康的是,干锅菜往往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半锅油里,用酒精灯在下面持续加热,最后大量油脂会被菜吸收。相比火锅,干锅的含油量其实可能更多。
3、干煸类。干煸豆角、干煸茶树菇等干煸菜,传统做法是用少量油长时间煸炒,但有些餐馆为了省事,直接油炸。在油炸的时候,菜肴中不仅脂肪含量超标,而且很多维生素都会被破坏,比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等。
4、拔丝类、糖醋类拔丝地瓜、拔丝山药等,吃着甜蜜爽口,但真不建议多吃。拔丝菜的制作方式首先是把原材料过油进行炸制;然后经过大量糖的包裹。油、糖都容易超标,吃完后你不胖谁胖?同样的,像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也是要添加大量的糖,而糖摄入过多,也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
5、咸蛋黄焗类。制咸蛋黄焗南瓜等菜肴时,需要将咸蛋黄提前用油煸炒才会使咸蛋黄变软翻沙、香气浓郁;南瓜等需要进行高温油炸,才能达到外酥里嫩的效果,因此这类菜往往脂肪超标、维生素损失。此外,还存在一个大隐患——咸蛋黄中的胆固醇在高温和空气的作用下非常容易氧化,形成胆固醇氧化产物。


图片


这类物质容易引起人体血管内壁损伤,诱发动脉硬化。
1、先焯水再烹饪,降低吸油率。对于比较吸油的蔬菜,可以将它们先焯水再烹饪,原本的孔隙被水分填满,就没那么吸油了。
2、使用不粘锅。常用的圆底锅,加油很容易过量,可以换成不粘锅,减少用油量。
3、凉拌菜后放油。凉拌菜最后放香油或橄榄油,马上食用。这样油的香气有效散发出来,而食物还没来得及完全吸收油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脂摄入。另外,凉拌菜不要加沙拉酱、蛋黄酱等高油脂的调味料。
4、巧用天然香辛料。加入姜、葱、醋、果皮、花椒、八角等天然材料调味,以减少用盐;还可以用醋或柠檬汁,强化盐的咸味。





编辑:宣传科

审核:儿童保健科






图片

地址:钟祥市阳春大街132号

电话:0724—4333120



长按并识图中二维码

即可关注钟祥妇幼官方微信

图片